4月28日至5月2日,上海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43.6亿元,线上消费支付金额245.8亿元。2023国际消费季暨第四届上海“五五购物节”瞬间点燃了这个“五一”假期的消费热情,假日经济加速回归。记者从市商务委获悉,节日期间,上海消费市场日均举办各类主题促消费活动超500场,总体呈现商旅文联动效应强、餐饮市场恢复好、外来消费增长快等特点。
位于新天地的城市露营营地给市民带来钢筋水泥中的郊野乐趣。
(资料图)
餐饮业消费金额62.6亿元,同比2019年增长62.8%
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(上海)监测显示,4月28日至5月2日,全市线下消费支付金额343.6亿元,线上消费支付金额245.8亿元。其中,餐饮业消费金额62.6亿元,同比2021年节日同期增长70.0%,同比2019年节日同期增长约62.8%。
银联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,外来消费发生消费金额为148亿元,同比2021年节日同期分别增长15.0%,同比2019年节日同期分别增长19.3%。长三角地区来沪消费占外来消费比重较高,苏浙皖三地消费人次,合计占比达到31.4%。江苏、广东、浙江客群消费人次,位居全市外来消费前三位。
上海海港队球迷在与上海申花德比中为主队摇旗呐喊。
波提切利主题展以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艺术家为纽带,带领观众领略当时佛罗伦萨的风土人情。
节日期间,年轻的“二次元”消费者齐聚上海,打卡动漫展览和限量周边。南京路步行街加速吸引新生代消费,第一百货全新打造的“星空间”和“绮丽次元街区”引来潮玩客群聚集。小陆家嘴-张杨路商圈消费金额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10.0%。南京西路商圈恒隆广场举办Game of Wonder欢乐庆典活动,推出众多独家、首发及限量单品。徐家汇商圈推出消费新场景,港汇恒隆广场跨界“剧院魅影”带来“商业+艺术”消费新体验,美罗城推出“美罗湾五番YES!春集”主题活动,节日期间销售额同比2019年同期增长明显。
节庆首日,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“五五购物节”同步启动,联动青浦、吴江、嘉善等地,陆续推出100多场消费活动,共同发布活动清单和消费地图,有机串联三地的消费地标和载体。
多个IP标杆活动启动,排队效应再掀高潮
节日期间,第四届“五五购物节”多个IP标杆活动启动。
2023崇明花朝节·建设镇自然卷卷牧野为广大游客创造“羊驼的秘密花园”全新体验。
“五一”期间,上海静安世界咖啡文化节在安义路举行。
位于青浦区徐泾镇的蟠龙天地,赶在“五一”假期正式开业,成为节日里市民游客的新晋“网红”打卡点。
2023上海进口嗨购节暨四叶草五五生活节,推出“国别商品文化缤纷月”“跨境欢购节”“出海优品 云购申城”等近90项进口商品特色活动,充分放大进博会溢出带动效应。2023上海双品网购节暨数字生活节,围绕数字生活、数字商圈、数商兴农、即时电商,推出88项特色促消费活动,同时联动三明市三元区、沙县区、尤溪县共同启动“数商兴农”沪明合作。
上海绿色消费季推出近100场绿色消费主题活动,首次发布上海绿色餐厅地方标准和“绿色消费行动计划”。上海汽车品质消费嘉年华普陀专场活动期间,“普陀购物”专属IP“普小嗨”“普小购”正式亮相,40余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现场展销促销,开展线上直播。
作者:徐晶卉
编辑:傅璐
*文汇独家稿件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
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上热搜 官方致歉来了!5月17日,妇炎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登上热搜。据了解,近日,妇炎洁电商官方旗舰店一款女性私处用品广告被指侮辱女性,广告写道:中日韩三国
-
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?亚马逊回应“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。”近日,消费者赵先生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投诉,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,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。
-
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“阳光二手车”工作,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,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,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,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
-
国家卫健委: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有望打通3月15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发布。
-
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:冠军碧桂园近日,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(金额)TOP100榜单。令业内惊讶的是,除了品牌房企名次“乾坤大挪移”,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“名不见经传”的新面孔。
X 关闭
X 关闭